芦 - lú
◎ 详细解说:
芦
蘆
lú
【名】
(形声。从艸,盧声。本义:草名。芦菔)
芦菔,似芜菁。今作萝卜〖radish〗
芦,芦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今之萝卜也。”
芜菁,共紫华者谓之芦菔。——《方言》三
又如:芦萉(莱菔的别名。又名萝卜)
芦苇〖reed〗,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浅水里;茎中空,可以编帘子,盖屋顶。又名“苇子”。如:芦汀(生长着芦草的水边);芦田(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,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);芦衣(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);芦灰(芦苇烧成的灰。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)
芦柴
lúchái
〖reed〗苇茎,芦苇中用作柴禾的部分
芦荡
lúdàng
〖reedmarshes〗生长着芦苇的荡田
芦笛
lúdí
〖reed〗旧时北方人称芦叶卷起的乐器
芦根
lúgēn
〖reedrhizome〗中药名。别名苇根。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。主产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等地。甘,寒。清热生津。治热病烦渴,牙龈出血,鼻出血,胃热呕哕,肺热咳嗽,肺痈
芦沟桥
Lúgōuqiáo
〖Luogouqiao〗见“卢沟桥”
芦花
lúhuā
〖reedcatkins;fluffyendsofreed〗芦苇的白色花毛
芦荟
lúhuì
〖Chinesealoe〗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(Aloeveravar.chinensis),叶大而肥厚、基出、簇生、狭长披针形,花黄色或有赤色斑点,多产于热带地方。又名“油葱”,叶边缘有尖锐的锯齿,花像穗子,叶汁可入药
芦笋
lúsǔn
〖asparagus〗“石刁柏”的通称
芦苇
lúwěi
〖ditchreed;rush〗一种高大的禾草,具匍匐的根状茎,叶宽而扁平,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,广布潮湿地带,用作编制席子、帘子、格子
芦芽
lúyá
〖reed'sbud〗芦苇的芽,即芦笋
芦竹
lúzhú
〖giantreed〗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秆粗壮,叶片扁平,披针形,圆锥花序。多生长在河岸、路边。茎杆可作轻工业和特种手工业的原料。也叫“荻芦竹”
◎ 记载来源: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
◎ 康熙字典记载:
【集韵】与芐同。或作??,非。(芦)【唐韵】落胡切【韵会】【正韵】龙都切,??音卢。【说文】芦菔也。一曰薺根。【尔雅·释草】葖,芦萉。 又【玉篇】苇之未秀者为芦。 又药名。【本草】黎芦,一名葱葵。 又城名。【北史·皮豹子传】宋以文德为武都王,守葭芦城。 又水名。【水经注】长芦水又东径九门波故县也。 又关名。【杜甫诗】少留周家洼,欲出芦子关。 又【集韵】凌如切,音閭。亦药名。【本草】漏芦。【博雅】飞廉,漏芦也。
廷 - tíng
◎ 详细解说:
廷
tí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廴,壬(tíng)声。廴(yǐn),建之旁。有引长之义。本义:朝廷)
同本义〖courtofafeudalruler〗
廷,朝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虎兕争兮于廷中。——《楚辞·王逸·九思逢尤》
游汉廷公卿间。——《汉书·陆逵传》
相如廷叱之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廷见相如。
廷中皆大笑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:廷臣(朝臣);廷吏(朝廷的官吏);廷推(明代用高级官吏,由大臣推荐,经皇帝批准后任用);廷魁(科举时廷试头名。即状元)
官署。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〖government〗
〖刘邦〗为泗水亭长,廷中吏无所不狎侮。——《史记》
庭院;院子。通“庭”〖courtyard〗
子有廷内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张武军于荧廷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夫差使人立于廷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
门廷有事,期年而君不闻,此所谓远于万里也。——《管子·法法》
门廷车骑以千数。——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听于廷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朝位;位置〖position〗
奇从奇,正从正,奇与正,恒不同廷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廷
tíng
【形】
公正〖fair-minded〗
廷尉,秦官。——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。颜师古注:“廷,平也。治狱贵平,故以为号。”
廷臣
tíngchén
〖officialofamonarchicalgovernment〗朝内大官。
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廷寄
tíngjì
〖aconfidentiallettersentdirectfromthepalacetothehighestprovincialofficials〗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,不由内阁寄出,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,直接书上某官“开拆”,叫“廷寄”
廷试
tíngshì
〖finalimperialexamination〗由皇帝亲自策问,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
廷杖
tíngzhàng
〖flogastatemanatcourt〗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
◎ 记载来源:【寅集下】【廴字部】
◎ 康熙字典记载:
【广韵】特丁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唐丁切,??音亭。【说文】朝中也。【广韵】朝廷也。【论语】其在宗庙朝廷。【疏】朝廷,布政之所。【释文】廷,停也,人所集之处。 又【广韵】正也。【韵会】直也。 又【广韵】廷者,平也。 又廷尉,官名。【前汉·百官表】廷尉,秦官。【註】廷,平也,治狱贵平,故以为號。 又【广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??徒径切,亭去声。义同。
蔚 - wèi,yù
◎ 详细解说:
蔚
wèi
【名】
(会意。从艸,尉声。本义:牡蒿)
同本义〖Japanesewormwood〗。菊科。一种多年生草本(Artemisiajaponica)。全草入药
蓼蓼者莪,匪我伊蔚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
病〖illness〗
五藏无蔚气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又如:蔚气(病气)
蔚
wèi
【形】
草木茂盛〖flourishing〗
蔚蔚,茂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训》
茂树荫蔚。——《文选·班固·西都赋》
设蔚施伏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》
望之蔚然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如:蔚映(茂密而相映衬);蔚生(草木茂密貌)
有文采〖ofunusualliterarytalent〗
其文蔚也。——《易·革卦》
蔚彼高藻。——陆机《答贾长渊诗》
蔚为辞宗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下》
又如:蔚炳(文采鲜明华美)
云气弥漫的〖heavywiththin,floatingclouds〗
荟兮蔚兮。——《诗·曹风·侯人》。传“荟蔚,云兴貌。”
又如:蔚荟(云雾弥漫貌)
盛大〖great〗
古陵蔚起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蔚跂(雄浑多姿)
蔚
wèi
【动】
聚集〖gettogether〗
六义附庸,蔚成大国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
另见yù
蔚蓝
wèilán
〖azure;skyblue〗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
蔚蓝的天空
蔚起
wèiqǐ
〖developprosperously〗蓬勃兴起
蔚然
wèirán
〖flourishing;grand〗形容繁荣或盛行
该地青年习武已蔚然成风
蔚然成风
wèirán-chéngfēng
〖becomecommonpracticewhichprevailsthroughout;growintoageneraltrend〗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,一地,成为一种风气
蔚为大观
wèiwéi-dàguān
〖presentasplendidsight;affordamagnificentviewsight〗蔚:荟萃,聚集。谓荟萃众美,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
蔚
Yù
【名】
县名〖Yucounty〗,在河北省北部,壶流河斜贯,邻接山西省
蔚
yù
【形】
烦闷〖worried〗。通“郁”。如:蔚结(心中愁闷不解。同“郁结”);蔚蔚(愁闷忧伤的样子。通“郁郁”)
另见wèi
◎ 记载来源: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
◎ 康熙字典记载:
【唐韵】於胃切,音尉。【说文】牡蒿也。【诗·小雅】匪莪伊蔚。 又【玉篇】茺蔚也。 又草木盛貌。【博雅】蔚蔚,茂也。《诗》薈兮蔚兮。 又【韵会】文深密貌。【易·革卦】其文蔚也。 又【唐韵古音】紆物切,音鬱。州名。【纲目集览】蔚州,本代地,周宣帝置。【蓺林伐山】杜甫诗:上有蔚蓝天。读作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