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 - tán◎ 详细解说:谭譚tán【动】(形声。从言,覃声。本义:同“谈”,说)同本义〖talk〗夫子何不谭我于王。——《庄子·则阳》又如:谭笑(谈笑);谭艺(谈论文学艺术);谭说(议论;谈论);谭吐(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);谭助(谈资);谭言微中(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)绵延相及〖haveaneffecton〗不称而祀谭,次祖。犯诅渝盟,伤言。——《管子》谭譚tán【形】宏大,广大〖big〗富恭有本能图,修业居久而谭。——《大戴礼记》。王聘珍解诂:“《广韵》:‘谭,大也。’业安于久而自大也。”谭譚tán【名】同“谈”。言论〖opiniononpublicaffairs;viewsonpolitics〗此老生之常谭。——陈寿《三国志》古代国名〖Tanstate〗。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龙山镇附近。公元前684年为齐所灭姓另见xún◎ 记载来源: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◎ 康熙字典记载:【广韵】【正韵】徒含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徒南切,??音覃。【玉篇】大也,诞也,著也。【大戴礼·子张问入官】修业居久而谭。【註】谓安纵也。【成公绥·啸赋】参谭云属。【註】谭,犹著也。参谭,不绝。 又国名。【春秋·庄十年】谭子奔莒。【杜註】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。 又姓。谭子之后。【后汉·逸民传】太原谭贤。 又【正韵】与谈同。【魏志·管輅传】此老生之常谭。【庄子·则阳篇】夫子何不谭我于王。 又通作覃。【诗·大雅】实覃实訏。【郑笺】覃或作谭。 又【广韵】【集韵】??徒感切,覃上声。亦大也。 又叶徒黄切,音唐。【急就章】曹富贵,尹李桑。萧彭祖,屈宗谭。 【说文】本作〈言??〉。
苇 - wěi◎ 详细解说:苇葦wěi【名】(形声。从艸,韦声。本义:芦苇)同本义〖reed〗苇,大葭也。——《说文》震为萑苇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又如:苇车(简陋的柴车);苇杖(蒲鞭,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);苇索(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。古代于年节时,将苇索装结于门上,以祛除邪鬼、邪气);苇茭(苇草编织的绳索);苇戟桃杖(用芦苇做戟,以桃木制杖。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);苇荻(苇苕。芦苇);苇莞(苇草和蒲草。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);苇带(用苇草编成的衣带);苇笮(用苇草制成的绳索。笮,竹索);苇薄(苇席)苇箔wěibó〖reedmatting〗以芦苇为原料织就的帘子苇荡wěidàng〖reedmarshes〗密布芦苇的浅水湖苇塘wěitáng〖reedpond〗生有大片芦苇的水塘苇席wěixí〖reedmat〗用芦苇编制的席子苇子wěizi〖reed〗芦苇◎ 记载来源: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◎ 康熙字典记载:【玉篇】禹鬼切【集韵】羽鬼切,??音伟。【说文】大葭也。【诗·衞风】一苇杭之。【风俗通】除夕饰桃人,垂苇交,画虎于门。【后汉·袁閎传】为沛相,乗苇车。 又山名。【水经注】江水浦东有苇山。 又【类篇】于非切,音闈。【尔雅·释草】苇??,芀。谢嶠读作平声。 又【篇海】于贵切,音胃。【庄子·列御??】纬萧而食。亦作苇。考证:〔【诗·衞风】一苇航之。〕 谨照原文航改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