鄢 - yān◎ 详细解说:鄢Yān【名】古邑名〖Yancity〗春秋楚别都,汉惠帝时改为宜城,在今湖北省宜城县春秋莒邑。又名鄢陵、安陵,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周国名〖Yanstate〗。春秋时为郑所灭,改名鄢陵,在今河南省姓◎ 记载来源: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◎ 康熙字典记载:【广韵】【韵会】於乾切【集韵】於虔切【正韵】因肩切,??音焉。【说文】南郡县名。 又【广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於幰切【集韵】隱幰切,??音偃。地名。在郑。 又【广韵】【集韵】??於建切,音堰。地名,在楚。 【字汇补】《路史·国名纪》:鄢地有三,楚之鄢都,襄阳之宜城也。郑伯克段于鄢,开封之鄢陵也。若穆叔如莒及鄢陵,则沂之安陵也。【正字通】荆州之鄢音焉,鄢城之鄢音偃,《汉·地志》作??。【集韵】作傿,非。 又姓。
枚 - méi◎ 详细解说:枚méi【名】(会意。从木,从攴(pū)。本义:树干)同本义〖trunk〗枚,枝干也。可为杖。——《说文》竹曰个,木曰枚。——《释名》枚,条也。——《广雅》施于条枚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马鞭〖whip〗还于东门中,以枚数阖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古代行军时,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,形如筷子〖gag〗军士衔枚,夜登芒山,未明击之。——《北史》门钉〖peg〗。如:枚数(门钉数)姓枚méi【量】相当于“个”,“支”,“件”等〖piece〗六枚都使升空法,云端里面各翻腾。——《西游记》又如:一枚铜钱枚méi【副】一一;逐个〖onebyone;oneafteranother〗。如:枚卜(一一占卜);枚列(一一列举);枚别(一一分辨);枚进(一一进献);枚数,枚举(一一列举)枚举méijǔ〖enumerate〗一一列举◎ 记载来源: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◎ 康熙字典记载:【广韵】莫杯切【集韵】【韵会】【正韵】謨杯切,??音梅。【说文】干也,可为杖。从木从攴。【诗·大雅】施于条枚。【徐曰】自条而出也,枝曰条,干曰枚。 又个也。【书·大禹謨】枚卜功臣。【註】一一卜之也。【前汉·食货志】二枚为一朋。【五行志】拔宫中树,七围以上十六枚。 又枚筮,不指其事,汎卜吉凶也。【左传·昭十二年】南蒯枚筮之。 又马箠曰枚。【左传·襄十八年】以枚数闔。 又衔枚,枚状如箸,口横衔之,繣结於项也。【周礼·秋官】衔枚氏掌司囂。 又钟乳也。【周礼·冬官考工记】钟带谓之篆,篆閒谓之枚。 又枚枚,礱密也。【诗·鲁颂】閟宫有侐,实实枚枚。 又屋內重檐曰双枚。【何晏·景福殿赋】双枚旣修。 又姓。【统谱】周枚被,汉枚乗。考证:〔【左传·襄十一年】〕 谨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。